2005年6月/ 加拿大日光禪寺禪七
Tom:
我們在禪七開始的前兩天就到見航師父那邊,所以前兩天我們大部分都在幫忙搬東西。在禪七前一天,我們用完藥石之後,我們就一群人集中在見航師父的小木屋裡。
就是當時,見航師父跟慧門法師都在,大家吃完飯就過去聽師父開示,那我也湊熱鬧過去,就坐在那邊,然後師父為我們倒茶。我們看見航師父跟慧門法師都沒說話,所以大家就開始有一點點各說各話,但是還是蠻小聲的就這樣。
然後一直到見航法師突然間對我說:「來,Tom,趕快問慧門法師一些問題!」這時候整個小木屋都安靜下來,大家都在看著,然後我就有點緊張、有點不好意思,所以我就想了一下,我就問:「嗯,慧門法師,請問什麼是佛法?」慧門法師並沒有回答,但是坐在旁邊的一位做翻譯的師兄就跟我「哈-」的一聲,還蠻大聲「哈-」,然後我就嚇一跳,我說:「呵,怎麼這個樣子!」然後我就不知道該怎麼react。
然後他又對我「哈哈哈哈-」了幾聲之後,那我想:好吧!那我給他「哈-」回去好了。我也跟他「哈-」,然後我不太記得了,就又恢復到大家都沒有講話。
師父:
老師不是叫你喝茶嗎?
Tom:
嗯,對,就是喔。喝茶,喝茶,就喝茶。就有位師兄,問我後面的一位朋友,他是小綠豆。師兄說:「茶的味道怎麼樣?」然後小綠豆也沒說話,然後師父就點點頭說:「嗯,不錯!」
這時候,坐我旁邊另外一位哥哥叫John。John就說:「Tom,再問慧門法師一次。」然後我說:「呵,還要再問一次!」剛開始還有一點不好意思,想說待會兒可能還要被「哈-」,不過想想也好啊,就再問一次:「慧門法師,請問什麼是佛法?」然後慧門法師說:「啊?沒聽到,大聲一點。」我說:「什麼是佛法?」慧門法師說:「嗯,你上來上來!就是到我前面再問一次。」於是我到慧門法師前面,在他旁邊問:「慧門法師,請問什麼是佛法?」然後慧門法師就抓住我,很用力。
師父:
跟你說沒聽到,叫你講大聲一點。
Tom:
喔,對,叫我講大聲一點!所以我就對著慧門師父耳朵那邊說:「慧門法師,請問什麼是佛法?」然後慧門法師就抓住我,很大聲的對我喊:「你到底在胡說什麼?!」然後用力把我推回去。那時候我嚇死了,說哪會按呢(台語:怎麼會這樣),那時候我嚇到,就是腦筋一片空白,楞在那邊楞了幾秒。然後過了一下下,恢復正常,還是坐下來好了,賣擱講啊(台語:不要再問了)。
然後慧門法師就問我:「你剛剛是不是有一下下,是突然間空白、無我?沒有自我、沒有整個房間、沒有所有人,就是沒有任何東西的一種空的感覺?」我說:「有啊!」然後慧門法師說:「那你已經知道什麼是佛法了。」然後我就點點頭。
然後又過了一下下,慧門法師突然就站起來,準備要出去。他要走的時候就問我:「你看,外面的樹有欠缺什麼?」我就站起來看看外面的樹。我看一下,綠色的,有樹幹啊,看起來還蠻完整的樹,就說:「師父,沒有欠缺什麼。」師父說:「好,對我來(台語:跟我走)。」師父就衝出去,小綠豆也追在後面,我就趕快拿了鞋子,就跟師父衝出去。師父跑好快,我都快追不上去。前面大概跑了三分鐘、四分鐘以後,我們到了一片草地,師父就停下來,讓我們躺在地上。在有點斜坡,腳放在上面頭在下面,就是有一點點幅度的地方就躺下來看著藍天,在那邊安靜的躺著。過了不知道多久,就是看著藍天。起初心就是蠻浮躁的,心想:哎啊,怎麼我會在這邊?就是想東想西。不過到最後,慢慢的就開始心靜下來,就看著,也不知道為什麼很寧靜很安祥。然後很…,我不知道是不是什麼原理,藍天就是這樣,看久了,藍天跟地會開始變成一體,開始融合在一起。然後又過了一段時間,師父叫我們起來,就說請我們看我旁邊那個樹說:「現在看這棵樹是不是跟平常有所不同?是不是可以看到很細微的部分?」我看了一下,我說:「對,平常就是這樣,平常就看到一棵樹在那邊,看到樹就跑,就carry on per life。但是現在看到說,發現那個樹其實蠻多東西的;以前都沒有注意到,現在都可以看到。比方說像就算沒什麼風,但是樹的每一根樹葉、每一根樹幹、每一個葉子,都有一點點在微動,就是那種感覺。
那師父說:「教心靜下來,你可以看到平常所看不到,聽到平常所聽不到的。」那我們三個人就手牽手走回去,也一路「哈-」回去。我們回去之後,我們又坐在…,就是坐在那個寺廟前面就心得分享這樣。
嗯,其實在這幾天禪七,其實我也沒有參加全程,我中途就走,因為要上課,我只參加禪三而已,但是這幾天,我感觸其實蠻多的。以前對佛法雖然是略知一二,但是也並不是那麼瞭解,一直想到佛法,就覺得這好複雜,什麼「無我空」啊,很多經書老是常常看攏沒(台語:看不懂),其實很多一直覺得很複雜,然後有一點死板;但是經過這次經驗之後,覺得其實佛法可以是一個很自在又活潑的一個學習過程。然後我是覺得,佛法並不是說可以問得出什麼來就可以問得出來的,反而是要自己慢慢體會,自己慢慢一點一滴的悟出來這樣。
師父:
心得分享時你的對話你忘記說。我問你說,經過這樣一連串,又回來坐在這裡,你心感覺怎麼樣啊?
Tom:
比較沒有自我。
師父:
這個自我是…?
Tom:
越來越…,比較少,也不是說完全沒有。
師父:
一直少下來?
Tom:
一直減少這個樣子。
師父:
還有呢?每樣事情…,怎樣看現在的樹,看樹?
Tom:
喔,對,師父問我:「現在再看樹跟它這整個experience的事情,看樹有什麼不同?」然後我就想了一下說:「以前看樹,就會注意到它的physical structure,就是看它的樹葉,是綠的啊,然後有branch,有什麼有什麼…;那現在看樹,樹就是樹,不需要再加以給它…。」
師父:
你這個解析要在後面。師父問你:「你現在看的是什麼?」你就說:「樹就是樹,直接答出來,還沒用腦筋去想。」這些過來才問你說:「那現在看的樹就是樹,那跟前面的,真的樹都沒有欠缺,又有什麼差別?你在解釋的…」
Tom:
對對…。
師父:
所以,因為在對話當中,經過腦筋想出來再對答,就不是真的,不是直接反映出來的;直接反映出來的才是真的。那你是事後在解釋,你的那個不同。
Tom:
嗯嗯…。
師父:
這個很重要。在禪的修行上,可能也是要這樣子的。
Tom:
嗯嗯,對啊。
師父:
再過來,你還看到什麼?為什麼會「樹就是樹」呢?你還有講了一段話,你大概還沒…。
Tom:
樹…。
師父:
解釋這以外,你說樹與地…。
Tom:
還有地都是融為一體…。
師父:
對,對,這些是很重要的!那個時候的感受就是那樣子。
Tom:
嗯,對啊。
師父:
各位聽他這樣子報告以後,大家感覺怎樣?你們修行這麼久,可以這樣子馬上就有這種轉變嗎?有嗎?還是打坐前,看到加幣也是加幣;下坐以後,看到加幣更是加幣?哈哈…。
〇〇:
我們有幾個想要補充的。就是那天我們也在場,我覺得有些東西…。
師父:
來來來,來這補充,這樣才錄得起來。
〇〇:
師父,還有各位菩薩,剛剛大家聽Tom這樣報告,因為其實有些東西事後還要去想,就是比較沒有當場那種…,就像我們先看一部電影,跟讀一篇故事跟檔案報告,它本身的那種生動感,跟實際有很多是必定會有一些差距。
因為那天師父在跟他們對話,後來在草地上我們大家也在場,我想要補充的就是說,像我們有很多時候都把公案看成很玄妙,比如說以前祖師他講什麼是佛法,他大喝一聲,然後就有所悟或是怎麼樣。我覺得只是從文字的表面去看,它會很玄妙。若當你是在場的每一個人,他當時去親臨那個情境,觀察到的那是有一點點不同。就是說,當時師父帶著他們出去,然後那時候我們不在場,是後來師父跟Tom他們在草地上圍轉圈圈,我們才加入。
Tom本來很活潑,跟小綠豆是一搭一唱;但那時候呢,他跟師父對話的時候,他顯得很沉靜,就是說跟平常的感覺不大一樣,就是這個是他妹妹…。
師父:
妹妹說的嗎?
〇〇:
我想要表達是,在那個時候因為師父在問話,然後她剛剛跟師父這樣去跑到草地,然後再回來坐在那邊,他們都是蠻沉靜的狀況,我是在旁邊旁觀,然後就覺得說,奇怪,這個感覺跟剛開始那種大家都很興奮、活潑的氣氛不太一樣。有一段時間,他是保持很安靜,沒有講話,我就想到說,那是一種內心轉變的時候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