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殼指月(四)

免費電子書下載

  • 講授:慧門禪師
  • 出版:百丈山力行禪寺

 

悟道、入道、解脫成道(代序)

慧明

孔子將人分為八級──聖、賢、才、智、平、庸、愚、劣。
曰:朝聞道,夕死可矣。
老子將人分為三等──上士聞道,勤而行之。中士聞道,若⬀若亡。
下士聞道,大笑之。不笑,不足以為道。
佛陀將生命分十道──六凡輪迴道(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阿修羅、人、天。)
四聖解脫道(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。)
永嘉大師證道歌云──上士一決一切了,中下多聞多不信;但自懷中解垢衣,誰能向外誇精進。
此時此刻,先覺察、評鑑自己的生命──是八級中的那一級?是三士之上士?中士?下士?
反問自己,是否已看透、看破這生滅無常,如夢如幻的煩惱世間,決心走出輪迴,轉凡成聖,走向成佛的大道? 或要在六道中,不斷地輪迴受苦?
如果已有出離心,要修解脫道;卻不知善知識在何處?鄭重地向您推薦──真參實修的 慧門師父。
與 門師父相識、同事、參學已十多年;他在世間法──學業、事業的豐富經歷;及出世間法──道業的──深入經藏與實修實證,都在其人格有能吃苦、耐操勞、毅力堅的特質中達成。他的智慧、道心、慈心與悲願,都是讓我衷心折服、尊敬的。以偈讚之──
「這個師父不是人,割愛辭親離煩塵;真參實修見了性,禪心自在釋慧門。」
俯仰現今,專以「祖師禪」開啟學人悟道、入道及至成道的禪師中, 門師父堪稱個中翹楚。每年主持二十多次的「禪七」,沒真功夫,是難成其就的。

「借殼指月──飛躍看話禪」這套書,是 門師父歷年來,主持禪七的開示記錄。預計出版十集,是一套適合現代人,易解、易懂的實修導引書。依此得以一窺,禪宗實修的過程及法門之珍貴。

禪宗不是標榜,㔁外別傳,不立文⫿,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嗎?歷代禪宗祖師大德,留下數量龐大的開示語錄,傳心法要,難道這套書有勝過古德之處嗎?
古德著述,皆是實修悟語,文簡意豐,全是無與倫比的無價珍寶。
但對現代學人來說,卻因文學底子的不足,難窺堂奧;若根機不夠或因無法實修,只能將此解脫大智慧、大圓滿法,當知識、學術來研究。結果就如人說食不能飽;或數人錢財,終非真富。或縱使博學多聞,世智辯聰,卻生我慢;此說通心不通,反成口頭禪、所知障。尤以社會競爭之風熾盛,人心之機愈趨複雜、貪婪,每天與煩惱共舞,都是業障。障礙多,看古德著述,難悟祖師西來意!
門師父慈悲,「借殼」萃取禪宗祖師們,㔁導學子參禪用功的精華開示;以其實修的經驗,將難解之法要,一一為我們解密碼、除疑惑、破三關、超障礙;「指」引學人,明心見性-「月」。能見到、得到這套禪書,並依之力行實修者,必是有大善根、大福報之人也。

書中詳述,何謂禪?什麼是看話頭?如何參?怎麼生起疑情,滾動疑團?何時爆破?小疑團小爆破開小悟,大疑團大爆破開大悟。如何將五蘊(五重妄想)之垢衣,解脫掉,靠的是──離心意識的真參實修。

永嘉大師云:「但自懷中解垢衣,誰能向外誇精進。」解脫大自在法,百千萬劫難遭遇;此套禪書若未讀,此位禪師若不參,為佛弟子,將終生抱憾!
謹此作序,以共勉之。

偈曰:「此套禪書非凡書,祖師真言除病毒;五蘊心結開解日,靈山佛祖再現時。」

慚愧僧 慧 明 序於鹿谷凍頂山 時 2004 年端午

 

慧門禪(代序)

慧海

道流,你道何者是慧門禪?慧門禪者,慧門禪師之禪也。釋慧門之禪,眼低手高,得未曾有。如何是眼低?釋慧門自述其禪為〈借殼指月之──飛躍看話禪〉,洋洋五巨冊。學人等得以在舉世眾人之前拜讀其已付梓之三巨冊,讀已,不覺廢書嘆曰:「噫!斯世也,而猶有書如斯乎?昔人以慧照〈臨濟錄〉為『頂門具眼,腦後見腮』,不圖乃今日復見此人此書。」而禪師自許,祇為借殼指月,投石問路之意躍然紙上;非有低眉之姿者,曷克臻此?又如何是手高?昔者莊生述庖丁解牛以為「道也,進乎技矣!」足見技不自高,以道入其中而高;必待其技之高,而後可言引人入道。

慧門禪師參訪中外名山大川,出入古今禪師語錄;或自研修,或親灸㔁澤,融會貫通以鍊成其話頭,直如庖丁之刃,達於無厚之境。蓋吾人妄念不斷,如牛之百骸,節節相連,雖是相連,一節自為一節。釋慧門者,執其無厚之話頭以對念念間之空檔,覷個正著,高舉手,猛下刃,而彼妄念如牛之龐然蠢物者,瞬間崩解為無形矣!此時疑情蜂起,大疑有大悟,小疑有小悟,何以如是?則以作用力必生相等之反作用力,是以疑悟之大小相若。及其既悟,藉以起疑之話頭及疑情隨悟以俱去,更何疑悟之可言?禪自大鑒啟一聞便悟之機,是根也;大鑒之下有慧照,一喝盡所言,是幹也;慧照之下有大慧,大慧之禪曰看話禪,是果也;與默照禪分庭抗禮。夫禪,難行道也;其所以難,在革眾生累劫積習,絲毫不許賴他力拔出六道,而必期恃自力超脫生死。深言之,看話禪之看話,非比默照之無事;苟其無事,論難論易,枉數了他家寶了。

看話禪之難,難在拿捏,如虎銜子,不張不弛;又如孟子養氣之方曰「必有事焉而勿忘;勿忘勿助長也。」蓋以其既時時提撕正念,又復絕躁進,戒急功也。或曰慧門禪微妙淵深如是,直叫人望而卻步;此言差矣!蓋慧門禪者,無你尋思處,正以其不容尋思也,故當下即是。禪之常言曰:「百尺竿頭,更進一步。」百尺已是竿之盡頭,試問如何更進一步?如是思量,百般猶疑,永劫不得更進。若慧門禪,則當下即是,祇管更進一步便了,如是直達悟境。故曰當下即是,童稚优為之;思量卜度,皓首難著力。

由上所言,慧門禪之高標出塵可見矣。然而唯下學乃能上達;奇哉奇哉!我人於慧門禪所想及者,乃世間至下至濫之語,此語謂何?則「只此一家,別無分店」是也;世人之力爭上游,以禪為有事者,捨慧門更何門之可入可有乎?嗚乎!大慧既往;大慧之下,種子綿延,有慧門。微斯人,吾誰與歸?紙短言長,或有未盡,其書具在。

馬來西亞法炬山 慧 海 序

百丈但待馬祖拶(代序)

鄭振煌

佛㔁生根於印度,開花結果於中國。印度佛㔁以戒定慧三學,淨化煩惱心垢。隨著眾生無明之增厚,而有根本佛㔁、原始佛㔁、部派佛㔁、大乘佛㔁的發展施設,均重三無漏學的次第。其中,定慧二學攝歸禪那(梵文 Dhyana,巴利文 Jhana,含止觀二義)。
中國佛㔁經過傳譯、格義、融合而發展成小乘二宗、大乘八宗。此中,完全脫離印度佛㔁而獨立者,唯禪一宗,故云中國佛㔁的特質在於禪。中國禪與印度禪,名同義異,蓋冶印度佛㔁與中國儒道二家文化之精華於一爐,卓爾不群,傲岸睥睨於世界文化之巔。

禪既然包括定慧二學,則禪宗以外的中國佛㔁其他宗派亦不離禪。若依如來經論而修禪者稱為如來禪,若不依如來經論而修禪者稱為祖師禪,中國禪即指後者。
在中國佛㔁的汪洋大海中,如來禪依㔁解理,攝心修禪,約可分為四種:安般禪(主要數息修禪)、五門禪(或稱五停心觀,以對治貪、嗔、癡、散亂、我慢)、念佛禪(主修禪定而兼修淨土念佛)、實相禪(以一心(空假中)三觀,證一境(真俗中)三諦之諸法實相)。

祖師禪以菩提達摩為初祖,但菩提達摩卻是印度禪第二十八祖,故其源可溯自釋迦文佛。《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》載,一日佛在靈山會上,大梵天王捧金色蓮花,請佛說法,佛祇拈花示眾,未說一句,眾皆默然不解,唯摩訶迦葉破顏微笑。佛言:「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實相無相,㔁外別傳,不立文⫿,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,今付囑於汝。」故中國禪之宗旨在悟心成佛,完全與可思議境無涉,把人心中的一切知見全然掀掉,直落落地呈顯眾生所本具的自性(或稱佛性、心性、本覺、如來性、真如本性、一切智智等,中文大藏經共有七十二個名相)。
中國禪由悟心成佛論,開展出超佛祖師禪、越祖分燈禪。要言之,不斷超越佛及祖師之言㔁,但問當下此心是妄是真,是迷是悟,是他是自,不許纖毫在心頭。看話禪就是方便之一。

本書所述者直承此無上心法,凡所拈處皆中要害,參禪人無始以來的根本無明為之銷毀。值此資訊爆發時代,分別無明益加熾然,葛籐纏縛令人窒息,身心不安百病叢生,嗟可浩嘆!慧門法師者明眼人也,老婆心切,揮慧劍示門路,引導行者百尺竿頭更上一步。余生也魯鈍,卻蒙不棄,得以親睹佛㔁力行學院、佛㔁解脫道研修所之刱辦。洎今百丈山宏開,馬祖關已立,行者何以飛躍看話禪耶?唯藉本書之殼以指如來之月耳。

二00四年八月七日大圓滿禪修營解七日
拜識於力行禪寺印心寮